(一)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 德育(174学时 10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规划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
2. 语文(176学时 10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逐步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社会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科技应用文阅读理解水平,加强信息搜集、整理与运用能力的训练;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展说明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教学,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语言文字基础准备。
1.数学(176学时 10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社会学习、工作与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该课程的必修内容为: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向量、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初步等数学知识。
2.英语(140学时 8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阅读简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英文说明书,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理解并仿照范例书写常用的书信、便条、通知、说明等应用性文字材料,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体育(174学时 10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运动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体能和自觉锻炼的习惯;注重学生的特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4.创业教育(36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全球化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还包括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方式等,并使学生具备关于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创业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企业家型”复合型人才,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创新体系,创业过程分析、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分析、创业计划撰写,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融资、创业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创业企业成长等。
5.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6.普通话(36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普通话语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旋律感强、表意丰富等特点,能够在各种交际语境中根据需要谈话或讲说,表达得体,语态自然大方并能初步学会简单的沟通技巧。
7.安全教育(36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校园公共场所、消防、道路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防控、校园禁毒等日常安全预防与处置,安全生产与管理常识,网络与安全知识,电气安全技术基础知识,防火防爆和危险品安全知识,机械安全知识,焊接(切割)安全知识,汽车维修安全知识等。
8.音乐欣赏(36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艺术选修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1. 网络体验(34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让学生体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常用工具软件(68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具备计算机系统测试维护、常用压缩与光盘工具使用、文件上传与下载、图形图片处理、音视频处理、网络安全维护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基本通信理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Internet与Intranet、云计算基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局域网的概念及组成、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应用。
4.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68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5.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的结构,学会在实际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测试、组织验收和鉴定。
6.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及项目实训(180学时 10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方法,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会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7. 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及项目实训(252学时 14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Windows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部署,掌握活动目录、DNS、DHCP、FTP、Web、电子邮件等常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了解Linux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管理。通过实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进行简单的局域网搭建和企业服务器配置,能排查和解决常见的服务器故障,具备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8.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68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调试与维修的技能,了解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营销策略,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9. 网络信息安全(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拓展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以拓展其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加强其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网络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10. 移动互联网技术(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拓展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的系统架构、平台和技术选择、业务分析、商业模式、主流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与延伸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打下基础。
11. 企业网综合项目实训(96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小型企业网络及互联网络、中等规模企业网络、大中型企业园区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知识,以合作完成真实网络设备的搭建项目。
12.网络编程基础(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Internet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应用层的开发,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基于B/S的应用开发,相关的数据库知识等。
13. Photoshop平面设计(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色彩理论,掌握各种工具和滤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滤镜、通道、路径和蒙版等工具的处理技巧,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处理实践项目,了解计算机图形设计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创意设计。
14. Dreamweaver网页制作(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Dreamweaver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具备Web页设计、制作及站点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5. Flash平面动画制作(72学时 4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功能特点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动画制作技术制作出网页动画、动画片和游戏。
16. 网站建设与管理(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站系统建设与管理、网站规划设计、网站平台建设、网站系统管理、网站发布与维护、FTP服务器管理、网站安全管理、网站宣传与推广等方面的知识。
17. 电子商务基础(108学时 6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子商务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电子商务涉及的诸多技术,熟悉电子商务与其他领域(如市场营销)的关系,初步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一般能力。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德育、公共文化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设置的专业课程名称,结合山东省中职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等。本方案主要以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为方向,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自己软硬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专业技能方向及选修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