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查询 ·在线报名 ·在线留言
 
通知公告   more
超级链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增值赋能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正式实施,新《职教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首次提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七个坚持”,即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近年来,烟台市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着眼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学好、用好、贯彻好新《职教法》,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一、突出党建引领

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不断提升议事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职业院校工作各方面、人才培养全过程。扎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把思政课程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健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坚持依法治教

把学习贯彻落实新《职教法》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纳入各职业院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以新《职教法》为重要依据,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要求,建立健全以职业院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梳理排查、修改废止所有与新《职教法》规定不一致的内部文件。强化内部治理改革,完善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理顺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释放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推动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深化职教教学改革

聚焦烟台构建“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围绕烟台加快建设更具活力文化强市和更高质量旅游名城的战略定位,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布局,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三教”改革,用好引进、培养、选育三大主渠道,加强“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教师发展中心,优化教师成长路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行为正面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推进“课证融通”课程改革,力争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双元”开发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教学能力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规范学生实训实习管理,严守实习规范和底线红线,强化实习过程监管,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四、坚持育人为本

以创建省级示范校为抓手,推动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实践育人,探索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发挥创新创业学院孵化作用,培育扶持创新创业典型。推进文化育人,坚持开展节日文化、技能文化、社团文化、传统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一系一品”校园文化品牌。促进服务育人,建立健全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模式,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加快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创新网络育人,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文明进校园”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培育新媒体教育品牌。

五、产教深度融合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深做实中国特色学徒制、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校企(人才)合作联盟平台作用,在“推动产业发展、技术技能传承、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推广、文旅就业创业和政府决策参谋”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提升课题、论文、专利、专著含金量,加大技术服务、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争创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成立教学成果奖培育团队,早选题、早谋划、早落实,围绕选题开展系统化研究,力争实现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新突破。

六、优化社会服务

加强社会培训,注重品牌建设,发挥职业院校专业、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努力探索融入区域、服务社会、高端引领、创新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社会培训新模式。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打造社会实践服务品牌。提升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契合度,培养更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烟台产业高度匹配的高技能人才。搭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拓展优质合作企业数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编辑:王骄

 
Copyright(c) 2005-2023  烟台轻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烟台轻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地址:山东省海阳市海天路169号
 学校网址:www.yqoe.cn Email:ytqgzz@outlook.com